徐教谕顫巍巍地說:“因他們往常科試還能考到一二等間,素日也不曾有這等惡行……”他給這群學生洗白間隙還不忘了照顧宋時一句:“宋監生實與此事全然無關,他住在縣治中,一向閉門讀書,下官等皆可作證。”宋時老老實實在一旁裝鹌鹑,心裡給徐教谕點了三十二個贊,決定回去就把宴席規格提升到三十二道菜。方提學叫他提醒了一下,倒想起宋時來了,仔細看了他一陣,問道:“你就是宋時?你可是故河南道都察禦史桓兄濟世公的弟子?”宋時垂下頭應道:“有勞老先生記挂,正是學生。”桓先生故去不過四年有餘,都察院故友、後進自然不會忘了他,也沒忘了他家裡曾養過一個天資不凡的弟子。有了這個學生在眼前,方提學也顧不上申斥徐教谕等人,揮手叫他們離開,仔細看着宋時。方提學還記得當年在桓家吊孝時遙遙見過一面的少年,對比着眼前儀容俊秀、身姿挺拔,幾乎已長成大人的宋時,不禁感歎道:“一晃數年,你也長大了。你是随父親上任的?這些年跟着誰讀書?”宋時有些傷感地說:“先生過世那年,家父點了廣西容縣縣令,學生不忍心見老父一人在異地為官,便跟在任上服侍家父,直至如今。這些年難得名師,故此隻溫習恩師當年留下的典籍和筆記。”在廣西荒蠻之地尋不到名師,隻能看先生留下的舊書麼?也是可憐……方提學感歎道:“濟世兄在日,常在院中向人提起你,說你讀經時擅發他人未解之意,小小年紀就能自己解出‘王正月’背後‘尊王’、‘大一統’之意。提考北直隸的于遠齋兄也說你文字清通簡要、思慮周詳,文字絕不似尋常幼童那般稚嫩。“若非他認得你,知道你是個才留頭的童子,恐怕就把你的卷子當作哪個飽學書生的卷子取中了。”他淡淡一笑,看向宋時,問道:“你這些年沒再回鄉考試?怎麼捐了監生?聽說桓兄要招你為婿,莫非你是打算成親後就在京裡坐幾年監再考鄉試?”他問到這地步,宋時也不能瞞着退親的事,斟酌着說:“因家父親年轉遷武平,學生不放心老父獨自上任,便跟到了武平縣裡。如此,便趕不及赴北直隸應院試,索性捐了個監生,後年好直接下場應秋闱。至于婚事……今年周王選妃,不巧學生又沒能及時進京迎取,以至桓家女也被列在了待選之列,這樁婚事隻得作罷了。”方提學看了他一眼,似欲說些什麼,但看他微微垂眸,不願多提的樣子,再想想桓家聲勢,也明白他顧忌什麼,隻輕輕“嗯”了一聲,轉而說起了讀書的事:“你少年時就能解經義、作文章,當時不曾有機會考你,今日見面,卻要考你一考了。”宋時感激他的體貼,當即應道:“任憑老先生出題。”方提學到桌邊拿起一本四書,随手翻頁,手指先點中其中一句,自己看了一眼,往後翻一頁,再如此一點,正好湊成個截搭題:乃是一句“皆雅言也—葉公”。宋時一聽便知,這是《論語·述而》中的句子。“皆雅言也”出自,“子所雅言,詩、書、執禮,皆雅言也”。按朱子注,雅,是指經常的意思,也就是指孔子素日說話時常用到《詩經》《尚書》中的句子,常執守《周禮》中的禮儀。程子注釋說,孔子素常之言止于此,性與天道不易學道,應默記其言。而“葉公”就出自下一章開頭的“葉公問孔子于子路,子路不對”。這位葉公本是楚國大夫,名諸梁、字子高,封于葉縣,僭稱公。他向子路問孔子之事,子路未回答,後孔子聽說,便告訴子路不該不應對,該說他“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将至雲爾。”這兩句實在毫無關聯,但截搭題就是這樣,毫無關聯也要用“釣、挽、渡”之法,給這兩句之間架出橋梁,改出一個有意義的破題。雅言即常言,破題上半句即扣着“常”字,将原句中的字眼兒替換一下,就是聖人素常所說的言語……聖人之間有教化之功,就用“聖訓”,“聖訓之有常”。而下半題的“葉公”也要換一個字眼,就用他本身的身份,“楚大夫”。葉公是想知道孔子之事,在破題中不能引用題面以外的原句内容,上半題的“雅言”正好可以完美的填補上這個答案。聖人雅言即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,程子注中言道“性與天道”不可得而聞,應當對于“默而識”聖人之言,趙氏注中言當“類記之”,所以葉公對上半題的“雅言”應當是記憶,而不能用“得之”。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咒術回戰:王座之上 不良少夫 [綜]橫濱戀愛故事+番外 富貴逼人 開局被追殺,我秒開萬花筒! 包子修煉守則+番外 嬌軟雌性被團寵在獸夫懷中哭唧唧 咬上你指尖 玄學學霸的暴富日常+番外 反派親媽不好當 王爺求交往 重生九零農女的奮鬥史/重生九零甜軍嫂 [綜]隐退海賊界後我去相親了 六零小嬌嬌 穿成虐文女主和偏執反派HE了 詭道路上 豪門老公有了讀心術[穿書]+番外 轉身之後 快穿:養老的我被迫重臨神座 末世,和小姐姐們的惬意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