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天當然不是封禅,皇後去也無可厚非,萬曆皇帝就多次派宦官到泰山祭天。
朝臣一聽去泰山祭天,難免有點激動,但僅僅是激動一下,不會有太大反應,封禅大禮早被玩砸了,雖然與儒家拜聖還是‘一體’,但明代以後的皇帝從來不去,路過也是僅僅祭拜一下,再不舉行封禅。
這是一個曆史問題,不是朱明皇帝不能去,恰恰相反,他們覺得封禅丢人,不屑去。
封,即祭天,禅,即祭地。
泰山封禅有過六位帝王,秦始皇嬴政、漢武帝劉徹、漢光武帝劉秀、唐高宗李治、唐玄宗李隆基、宋真宗趙恒。
就是這個宋真宗趙恒,把封禅大禮搞成了恥辱,北宋簽訂檀淵之盟,割地賠款,每年向遼國繳納歲币,如此奇恥大辱,宋真宗不以為恥反以為榮,認為自己十分高明,掏錢換來和平穩定。
因此宋真宗認為他的功績可以與封禅大功的皇帝們相比,興沖沖去泰山封禅,把封禅的逼格和檔次直接掉落塵埃。
老朱和朱小四都曾經被建議去泰山封禅,老朱當時就大罵朝臣,不屑和宋真宗為伍,朱小四更是放言,他甯肯封狼居胥也不去封禅。
且皇帝出行耗費太大,從此以後,值得大書特書的儒家大禮盛況,變成了一小隊‘信使’,跑到泰山燒香完事。
規模越小越得常去,越常去規模越小,所以明代的泰山祭天,就是一個…還不如太廟大祭、天壇大祭的經常性活動,皇帝連勳貴都懶得派,派小太監和禮部小官每年去兩三次了事。
天啟派皇後去泰山祭天,朝臣不會有人阻攔,也不會因為她是個女人而叨叨,皇後是正宮,必定有拜聖環節,隻要是個讀書人都應該支持。
何況聖旨還有巡視海防、調查藩王違法之事、查探信王藩地、為皇家求嗣,這…哪一條都必須支持。
當朝武勳大将林威帶兩千人護衛,淨軍宮侍五百随行,親軍五百儀仗,内閣輔臣黃立極、禮部、翰林院、太常寺、光祿寺等一堆屬官陪同。
規格絕對高,就是時間有點趕,後天正月初十辰時離京。
宛平侯還在三屯營呢,快馬到通州彙合吧。
朝臣感慨一下能者多勞,高高興興等着送皇後出京。
林威接到皇帝的聖旨,醞釀到頂點的殺氣如針刺般一洩而空。
這種感覺很難形容,就像爬山距山頂一步,扭了腳,就像蓄力一拳砸到空氣,閃了腰,就像春夢一場空,歪了脖,就像約會看到一雙鞋,綠了頭。
難受,别扭,功虧一篑…
論權争的敏銳、老辣、惡毒以及愚蠢的自以為是,還是京城的王八蛋更勝一籌,與塞外完全是兩個生态。
林威不再是去年的林威,将計就計永遠是權争的不二法門,生氣完之後很快又醞釀起了另外的殺氣。
皇帝和英國公完全是想當然、完全是自以為是,老子若完成欽差全部任務,還沒回京,皇帝八成會噶掉。
不,應該是死定了。
咱們在讓别人去死啊,朱由校你怎麼能想着他們會‘等死’呢?張維賢你怎麼又自大認為自己可以控局呢?
京城誰不知道宛平侯做事向來會做徹底,調查藩王不法之事?老子隻要一調查,弑君絕對會再次發生,說不準欽差還未到河南,皇帝就駕崩了。
老子的終極目标與你們所有人都不同,很多事都得做,沒什麼區别,順序不同而已,不在京城也能掀桌子,但皇帝若提前嘎了,還玩個雞毛啊…
傳旨的是魏忠賢,皇帝派他來解釋原因,九千歲看宛平侯從一瞬間的惱怒到陰冷、再到嘲諷,竟然察覺到一絲殺氣,頓時讪讪無語,連皇帝讓解釋的話都不知該如何說了。
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,九千歲一咬牙道,“侯爺,您與皇後實際是兩路欽差,祭天需要齋戒一段時間,護送皇後到曲阜拜聖,您可以自由行動,河南、山東、南直隸随處可去,回程再護送皇後娘娘回京。”
林威兩眼冷冷一瞥,聲音很冷,“這是英國公的主意對嗎?”
“是啊,也無法隐瞞侯爺,陛下需要消化一下勳貴武權,您若回京…有點快。”
林威懶得解釋,老子又不是二杆子,當然知道需要布局,天啟一直在考慮制衡很正常,但他把順序搞錯了,這很要命,非常非常要命。
先制衡、後行動,誰給皇帝的狂妄?
老子必須做點壞事,不是阻止,而是刺激他們倉皇行事,自己才能扔掉這垃圾欽差身份。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你被開除了! 假面騎士:世界破壞者 被告白十次後 三清偷聽我心聲,洪荒劇情崩完了 (紅樓同人)紅樓之仁心 我在七零做會計 穿越嫡女去沖喜+番外 廢棄狼妃 隔壁那個AD好像暗戀我 娛樂圈之雙面戀人 磕cp掰彎了我自己[娛樂圈] 你這劍仙,強的同時又過分帥氣 甯為悍妃 安之 神靈被吃案現場,一個路人在擦嘴 像憂傷一樣明媚 黑白系女孩 藥醫修真路 (紅樓同人)紅樓之玄清+番外 大秦妖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