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思看書

九思看書>穿越崖山:我趙昺絕不跳海 > 第152章 葵花寶典(第1頁)

第152章 葵花寶典(第1頁)

寒冬臘月,接近新年的瓊州,其氣溫已經很低了。

“武磊,朕感覺有點冷,還是下馬走走吧。”離開制造局的趙昺一邊掖緊了衣服,一邊說着。

“官家,您把這件披風披上吧。”武磊取出一件貂皮披風幫趙昺披上。

“嗯,走吧,走走暖和。”趙昺道。

就這樣,趙昺領着十餘人的護衛漫無目标地朝前走着。

一陣寒風吹來,冰冷刺骨,直刺靈魂。

“真冷啊,沒想到古代的海南居然會這麼冷。想想後世,一到冬天多少人奔向海南過冬。”忍不住打了個哆嗦的趙昺在心中暗道。

華夏曆史上,或者說地球上,每隔一段時期,就會頻繁發生自然災害。

(根據竺可桢先生的氣象研究資料顯示,華夏一共經曆了四次小冰河時期。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,第二次是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,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,第四次便是大家都知道的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。)

隻不過明朝末年達到了巅峰,冷到了極點。始于明朝萬曆年間,在崇祯年間達到極緻。

根據明末各地縣志記載,蘇州段大運河冰凍三尺(約一米厚)。

這一段時間,廣州根據記載有至少11次暴雪,雷州半島10次,海南島竟然高達17次之多!

南方尚且如此,更不要說北方大地了,直接冰封千裡。

小冰河帶來的除了極端寒冷之外,更可怕就是明末長達十餘年的大旱。

河南,禾草皆枯,洛水深不盈尺。

陝西,絕粜(tiao,賣糧食)米市,木皮石面食盡。

然後就是因為沒有吃的,大量的老鼠進入人類聚集區。

鼠疫,無休止的鼠疫,迅速蔓延,至1644年演變為肺鼠疫。

這場災難間接造就了大明王朝的滅亡。

而到了康麻子時期,氣溫居然鬼使神差般的上升,自然災害雖然還是不斷,但已經沒有明末全國範圍内的那種了。

再加上番薯的引進,造就了所謂的“盛世”。

說到番薯,事實上,明末在東南沿海地區已經在小範圍的種植番薯、土豆等新型農作物。廣州、泉州等地的縣志上都有記載。

番薯等農作物之所以沒有推廣還是因為在靠天吃飯的古代,農民對于新型農作物的排斥。

我們并不能說農民的思想就有多麼愚昧無知,如果非要這樣說,其實也是事後諸葛亮。

究其原因還是古代農業産量本來就很低,農民手裡地少甚至無地,一旦種植失敗,其結果不是一家人能承受的起的。

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,人之常情。

最早引進番薯的是明朝萬曆年間的一個叫陳益的人。

被譽為引進番薯第一人。

陳益,字德裕,廣州府東莞縣虎門鎮北栅人。

明萬曆八年(1580年),陳益随友人往安南(今越南),當地酋長以禮相待,每次宴請,都有味道鮮美的甘薯。

兩年後,由于安南嚴禁番薯外傳,陳益冒着殺頭的危險,收買酋卒,将薯種藏匿于銅鼓中,偷偷帶回國。

另一個引進番薯的是陳振龍。

被譽為番薯之父。

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人,一名落第秀才。

後棄文從商,遠赴呂宋。

看到當地有種植番薯,其耐旱易活,生熟都可食。

當地西班牙殖民者,甚至可以說所有的西洋人都懼怕東方大國,嚴令畝産可以達到數千斤的番薯,決不能傳到明國。

明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,陳振龍冒着被殺掉的風險,将番薯藤蔓編織在吸了水的繩子,即麻繩中,躲過了西洋人的層層盤查,曆經千辛萬苦,渡海将其帶回福建。
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
相鄰推薦:一人之下:我在一人攻略女神  穿越之帝都第一帥  劍開混沌  綜武:我是無情她表哥  女皇日記  入夢神訣  每天都有妖精扒我家門口+番外  人在鬥羅,勵志成為海神閣閣主  原來我是穿書文原女主  都癌症晚期了,你讓我唱勵志歌?  重生成三次殺妻神尊的瘋批女徒  穿越者?我們全家都是!  重生之福晉威武  四合院之我和大茂做親家  病嬌貓咪飼養手冊  大秦帝國之惠夫人  前朝公主重生後,國師要幫她造反  快穿之逆轉吾生  何當故人踏月來  帶着超市來逃荒,吃喝玩樂不耽誤  

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

最新标簽